为什么不建议弄一个非洲国籍再留学中国?这些坑,踩了真的会后悔!
为什么不建议弄一个非洲国籍再留学中国?这些坑,踩了真的会后悔!
loading...
最近总能听到家长私下讨论,说“给孩子弄个非洲国籍,就能以国际学生身份轻松进国内名校”,甚至还有人动了心思找中介咨询。
作为深耕教育领域多年的从业者,每次听到这种说法都特别着急——大家只看到了表面的“捷径”,却没看清背后藏着的大风险。
今天就结合教育部的政策、真实案例和权威数据,跟大家好好聊聊这件事,帮大家算清这笔“糊涂账”。
一、政策门槛高,法律风险大,身份造假一查一个准
很多人觉得“办个非洲国籍”是件简单事,找个中介花点钱就能搞定,可实际上,国家早就堵上了这个漏洞,而且违规的后果,真的不是普通家庭能承受的。
1. 国际学生申请有硬规定,居住时间不够根本没用:教育部在2020年就发过《关于规范我高等学校接受国际学生有关工作的通知》(教外函〔2020〕12号),里面写得明明白白——如果父母双方或一方是中国公民,孩子就算出生时拿到了外国国籍,想以国际学生身份申请中国大学,必须满足“持外国护照满4年,而且近4年里在外国实际居住满2年”。这可不是随便找个地方待着就行,学校会查出入境记录、居住证明,少一天都不行。
就像2025年中山大学、浙江大学的招生简章里,都把这条写在了显眼位置,不符合的直接拒收。我去年就遇到过一个家长,花了20多万给孩子办了非洲某国国籍,结果因为孩子一直在国内上学,没满足居住要求,申请时直接被3所高校拒了,钱打了水漂不说,还耽误了孩子正常升学。
2. 中国不承认双重国籍,造假会面临严重后果:咱们国家的《国籍法》明确规定,不承认任何形式的双重国籍。如果为了留学,用虚假材料(比如伪造居住证明、隐瞒中国国籍)骗来非洲国籍,一旦被查出来,麻烦就大了。
首先,你拿到的非洲国籍可能会被当地政府撤销,就像之前瓦努阿图的案例,很多人通过欺诈手段拿的护照,最后全被注销了;其次,这种行为可能触犯 ...
今天就结合教育部的政策、真实案例和权威数据,跟大家好好聊聊这件事,帮大家算清这笔“糊涂账”。
一、政策门槛高,法律风险大,身份造假一查一个准
很多人觉得“办个非洲国籍”是件简单事,找个中介花点钱就能搞定,可实际上,国家早就堵上了这个漏洞,而且违规的后果,真的不是普通家庭能承受的。
1. 国际学生申请有硬规定,居住时间不够根本没用:教育部在2020年就发过《关于规范我高等学校接受国际学生有关工作的通知》(教外函〔2020〕12号),里面写得明明白白——如果父母双方或一方是中国公民,孩子就算出生时拿到了外 ...
1. 光办身份就要花几十万,后续开销还没完:想拿到非洲国籍,不是只给中介一笔钱就完事了。首先要付移民中介费,靠谱点的中介收费都在10万以上,要是遇到黑中介,收了钱不办事的情况也很常见;然后是律师费、文件公证费、翻译费,还有给当地政府交的各种费用,加起来至少要几十万。更关键的是,为了满足“近4年实际居住2年”的要求,孩子得在非洲待够时间,这期间的房租、生活费又是一大笔开销——非洲一些相对安全的城市,房租每月至少要5000元,加上吃饭、交通、日常用品,一年至少要10-20万元。要是孩子还在上学,可能还得找当地的国 ...
2. 社会偏见客观存在,“假国籍”更易遭质疑:虽然中国整体对留学生很友好,但不可否认的是,部分人对非洲裔存在刻板印象,比如觉得“非洲留学生学习不好”“是来混文凭的”。如果孩子是通过“弄国籍”来的,身份本身就不合法,很容易被同学、老师察觉异样,比如对非洲的文化、历史一无所知,说话带着明显的中国方言口音,这些都会让人产生怀疑。一旦被贴上“假留学生”的标签,孩子会受到更多的关注和议论,心理压力会更大,甚至可能被孤立、排挤。
根据社交媒体的舆情分析,“假国籍留学生”相关的负面讨论占比超过40%,很多人对这 ...